
国家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
铜仁市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创新活动
2025年10月17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指导,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铜仁市人民政府主办,铜仁市卫生健康局、铜仁市中医医院承办的国家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暨铜仁市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创新活动在《贵州省铜仁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碧江区中南门古城文庙广场开展。
出席领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文化宣传处副处长(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彭艳,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文勇,铜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俊宏,等区县乡领导出席,指导开展活动,推动贵州省铜仁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的中苗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先行先试”引领发展。

国家省市县领导和民族医药传人出席活动开幕式
贵州省铜仁市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铜仁梵净山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孕育民族医药特色多姿多彩,拥有得天独厚的中医药民族医药自然资源。
国营民族医药资源:铜仁市中医医院,碧江区中医医院,万山区中医医院,江口县中医医院,石阡县中医医院,思南县中医医院,德江县中医医院,玉屏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松桃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国家非遗项目资源:苗医药四大哲学思想五诊技艺技法,苗医药苗膳疗法,苗医药筋骨疼痛疗法,苗医药药布包疗法,苗医药妇科疾病诊疗法,苗医药雷公透骨镇痛膏制作技艺,苗医药十方脉法,苗医药骨伤系统疗法,苗医药砖熨疗法,苗医药妇科疾病诊疗法,苗医药雷公透骨镇痛液,苗医药黑发灵,苗医药生发灵,苗医药屑癣平,苗医药跌伤苗液,苗医药一点通,苗医药苗药灸疗法等非遗技艺代代相传。
社会民族医药资源:铜仁梵净山医药基地,碧江区中草药基地,万山区育卫苗王部,江口县中草药基地,石阡县中草药基地, 贵州中苗医药学院,松桃苗医医院,松桃苗医馆,松桃苗膳医药馆,松桃信仁苗药馆,松桃寿增堂苗医诊所,松桃苗玳夫诊所,松桃武陵堂苗药熏蒸馆,松桃晋阳苗医诊所,德江天麻基地,印江苗医药基地,思南苗医药基地,沿河苗医药基地,玉屏侗族医药基地。印江土家族医药基地,思南土家族医药基地,德江土家族医药基地。


铜仁市李俊宏副市长指导民族医药传承创新
贵州省铜仁市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以来,在国家层面和省层面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的关心支持下,铜仁市紧扣发掘少数民族医药资源,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立足本土资源禀赋与民族医药特色,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从体系完善到服务提升、产业发展到文化传承等方面构建“四位一体”发展格局,各项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铜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俊宏指出:铜仁在获国家和省级层面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建设中,锚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目标,积极探索“中医药+食药同源”的融合路径,在大健康产品开发、康养旅游融合等领域持续发力,让中医药从“康复、康养、药房、医馆、药膳、苗膳”走向生活,让铜仁民族医药资源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守护群众健康、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宋文勇指出:铜仁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书写着中医药振兴发展的生动答卷,正在成为全省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先行区”、服务民生的“示范区”、文化传播的“创新区”,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让中医药文化更好地融入大众生活,讲好中医药守正创新的“贵州故事”,打造具有梵净山灵秀之气的中医药名片民族医药特色。

群众热爱民族医药文化使用民族医药产业
在中医药服务体验区,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专家以及省、市、县级名老中医坐诊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体质辨识服务。
同时现场开展铜仁道地“中医药文化+苗族医药+土家族医药+侗族医药+羌族医药”等民族医药特色疗法体验,让群众亲身验证中医药文化民族医药特色的健康疗法。
在药材药食药膳展示区:苗医药非遗“苗膳”疗法,和各类中药膳食、养生膏方与茶饮令人目不暇接,直观呈现中医药在饮食调理中的应用,苗医药“苗膳”在健康生活中的运用。
在中医药文创产品展示区:中草药香囊,艾草锤,苗医药非遗药布包药枕,等具实用性与文化性的产品深受群众喜爱,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活态载体。
万山区苗医药发展基地
此次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旨在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通过免费义诊、功法表演、药膳品鉴,非遗展演展示展销等多元互动,切实满足群众的健康咨询需求,让大家在参与中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对民族医药文化的自信,推动中医药文化民族医药产业融入国民教育和生产生活,为铜仁市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健康中国建设注入强劲的文化动力和民族步伐。

崛起的民族品牌-创新的动力中心
信息来源:铜仁市卫生健康局
数据梳理:北京苗医药宣传部